日前生態環境部2019年新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劉炳江司長,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先生,介紹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提問.
從發布會內容摘錄有關VOCs污染防治,分享如下: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劉炳江司長
一、2018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進展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打贏藍天保衛戰進行戰略部署。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確定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人大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推動各項法律要求得到全面落實。國務院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各?。▍^、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傳導壓力。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長效機制。
二是推動產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持續優化。穩步推進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全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完成工業爐窯排查治理1.3萬臺(座),完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2.8萬家。全國淘汰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小鍋爐3萬余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完成散煤治理任務480萬戶。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全面統籌“油、路、車”,今年1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全國鐵路貨運總量同比增長9.1%,淘汰老舊機動車200多萬輛,推廣應用新能源車100多萬輛。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同比下降30%,其中東北地區同比下降約48%。
三是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戰。制定實施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攻堅方案,精準施策,細化重點城市項目措施,嚴格禁止“一刀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行業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重點區域參與應急管控的企業合計約12萬家,實施大范圍應急聯動。從全國抽調執法人員1.2萬余人(次),開展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向各地交辦2萬多個涉氣環境問題。
四是大氣環境管理能力顯著增強。建設區縣空氣質量監測站點3500多個,基本覆蓋中東部省份各個區縣。全國空氣質量排名發布范圍從74個城市擴大到169個城市。8188家涉氣重點排污單位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并聯網,依法公開排污信息。全國6113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實現國家-省級-城市三級聯網監控,各地安裝機動車遙感檢測設備639臺(套)。多地通過安裝微站、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工地揚塵、秸稈露天焚燒實時監控。積極推進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基本摸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傳輸規律和主要來源。
三、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精準聚焦,協同共進,優化服務,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推進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臭氧濃度增幅明顯收窄 北京市連續三年臭氧濃度持續下降
封面新聞記者:2018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中其他污染物濃度都同比下降,但臭氧濃度同比上升,這表明臭氧污染問題正日益凸顯,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有哪些針對性治理措施?
劉炳江:關于臭氧污染的問題,關鍵是我們如何正確看待。實際上要回答我國臭氧污染的現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未來的趨勢如何。
我們國家臭氧的空氣質量標準是160微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過渡值相銜接,接近發達國家的標準。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臭氧8小時最大值第90百分位數平均濃度為151微克/立方米,總體上是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雖然增長了1.3%,但相比前幾年的增幅明顯收窄。日評價方面,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的輕度污染天次比例為7.2%,中度污染很少(1.2%),重度污染極少(0.1%),沒有嚴重污染。北京市連續三年臭氧濃度持續下降。當前我國臭氧污染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光化學煙霧事件時期的歷史水平,我國未出現光化學污染事件,未來發生的可能性也極低。
從世界衛生組織按照各種因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程度來看,臭氧污染僅排在第32位,遠低于其他因素。且臭氧污染可防可控,科研監測發現,從室外到室內臭氧濃度迅速下降,由40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高值降至60微克/立方米以下的環境背景值。為提醒人們防范臭氧污染,從2015年起,全國338個城市1436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均開展了臭氧濃度監測,逐小時向社會公開。有人借機炒作中國的臭氧污染,在實時公開的情況下,是沒有用的。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臭氧污染防控。臭氧的形成主要是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大量排放,在高溫強光照天氣下形成,解決臭氧污染問題的核心就是協同減少兩種污染物的排放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明確要求NOx下降15%、VOCs下降10%,這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指標。我們已經頒布實施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去年6月份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去年2.8萬家企業進行了VOCs綜合治理,今年一批關于VOCs的排放標準、產品質量標準將頒布實施,我們堅信臭氧污染上升的勢頭能得到有效緩解。
會同衛健委制定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
鳳凰衛視記者:請問《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的制定目前已經到了什么階段?什么時候可以公布出來?
劉炳江: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通過進入大氣環境,并且通過吸入或其他暴露途徑,會對社會公眾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通常都發布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進行嚴格管控。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也明確提出要公布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目前我們會同衛生健康委制定了第一批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已社會公開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很快就會發布。第一批名錄共有11種污染物,其中5種是重金屬類物質,6種是揮發性有機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是我們在常規污染物的減排基礎上,將其逐步納入嚴格管控。事實上,為保障社會公眾健康,除《大氣法》外,新修制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均提出,要發布有關污染物和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通過嚴格管控,避免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等。2017年12月,我部會同有關部委發布了第一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包含22種化學物質。在此基礎上,我們篩選出排入大氣環境的11種化學物質作為此次名錄的管控污染物。名錄發布后,我們會加大科研、監測能力,納入企業排污許可證嚴加管控,實行風險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和管控需求,適時調整名錄。
北京減排量不足以支持PM2.5持續下降 解決傳輸通道污染成為當務之急
界面新聞記者: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想問未來的治理空間會在哪里?目前還有哪些難啃的硬骨頭?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措施是什么?另外,北京去年實現了51微克/立方米的好成績,請問今年北京在制定大氣污染治理目標上會有哪些考慮?
劉炳江:提了三個問題,硬骨頭,還有2019年主要措施,還有北京2019年的PM2.5目標,第三個比較難回答。
確實,從2013年《大氣十條》開始到2017年結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好干的活干了不少,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但也不是說徹底干完了,因為各個地方進展不一樣,比如汾渭平原滯后5-6年??傮w來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往下走重點還是幾個結構調整的問題。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交通結構以重型貨車公路運輸為主,用地結構方面有大量露天礦山、建筑施工也比較多,給大家一組數據說明。每平方公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國平均值的4倍左右,遠遠超過環境容量,超過了大氣的自凈能力,這就是為什么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會發生重污染天氣。這個區域國土面積占全國的7.2%,生產了43%的粗鋼,49%的焦炭,60%的原料藥,32%的平板玻璃。全國煤炭消費大省都集中在這個區域。84%運輸量通過公路運輸,柴油貨車量大面廣。還有用地結構方面,這個區域是露天礦山最多的一個區域,僅河北省就有近兩千個露天礦山,建筑施工也很多,各個城市少則幾百個,多的幾千個。
下一步,要按照國家的大政方針,針對硬骨頭一個一個啃。第一個大塊就是穩步推進清潔取暖,在推進過程中,堅持統籌協調溫暖過冬與清潔取暖,堅持以供定需、以氣定改、先立后破,根據清潔能源供應量確定改造任務;堅持因地制宜,多元施策,采取多種方式推進清潔取暖,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
第二個是調產業結構,樹立行業標桿,推進分類處置,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提上日程。
在運輸結構調整方面,交通部會同9個部委細化任務目標,強化組織實施,在拉單掛賬式補這個短板,尤其是京津冀交通結構的調整,京津冀煤炭的運輸基本上改成鐵路運輸,鐵礦石基本上改成鐵路運輸,一大批企業鐵路連接線都啟動建設,有時間節點、有任務量,這些在地方都是難點工程,但是要一點點把硬骨頭啃下來,確保運輸結構調整取得實效。
2019年的措施很多,是一個綜合施策的工作,現在我給介紹其中三項重點措施:
第一是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這是國務院定下來的一個任務,煤電行業超低排放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80%完成改造,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煤炭發電體系,國內國外都有口皆碑。各地在充分借鑒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成果和經驗做法基礎上,推進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已經儲存了不少的好例子、好典型。這里要指出的是,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是全流程、全過程的管理理念,對鋼鐵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產品運輸等全面提出量化指標要求。我們會同有關部委研究起草了《關于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爭取盡快印發實施。
第二是有效推進清潔取暖,目前還在采暖季,各部門密切關注,發展改革委實行天然氣保供日調度機制,密切監測供需缺口,協調做好取暖保供各項工作;對涉及供暖保障方面的信訪投訴、網絡輿情等信息,生態環境部等第一時間派工作組現場核查核實,對問題屬實的督促解決。等這個采暖季過后,我們將會同各地科學合理安排2019年散煤治理計劃。
第三就是推進VOCs治理,VOCs既是臭氧又是PM2.5前體物,去年治理了2.8萬家,今年將出臺低揮發性涂料產品質量標準,因為涂料的VOCs排放主要在使用環節。我們也將發布涉VOCs排放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加快VOCs綜合控制步伐。
“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30%,從81μg/m3下降到56μg/m3,平均每年需下降5μg/m3,從歷年改善情況來看,全國每年下降4μg/m3,實現該目標任務非常艱巨。近年來,北京市和各相關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京津冀協同區域其他省市也深入開展區域聯防聯控;我部聯合京津冀晉魯豫6?。ㄊ校┤嗣裾餐雠_《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持續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同期北京市氣象條件總體比較有利,顆粒物濃度明顯降低。2018年北京市PM2.5濃度為51μg/m3,同比下降12.1%,比2015年下降37.0%,大幅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在看到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北京市空氣質量相對高位運行的狀態是十分脆弱的。受到風速、濕度等氣象條件的影響,空氣質量會出現波動,特別是在極端天氣情況下表現就更為突出。1月12日夜間,受靜穩天氣影響,北京市又經歷了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說明北京市環境空氣質量極易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加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煤炭消耗量高、機動車排放量大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因此,大氣污染治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既要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持久戰,又要打好攻堅戰。
北京的減排量不足以支持北京控制質PM2.5持續下降,解決傳輸通道污染也成為當務之急。北京2019年目標從長期看與北京的疏解非首都功能進度有關,但是短期來看,由于氣象條件確實不利,如11、12月份北京還有沙塵天氣,北京2019年目標就是堅守陣地,把51微克鞏固住,就是最大的成就。
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將逐步擴展至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已進入攻堅期,請問貴部對行業深度治理是如何考慮的?如何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劉炳江:推進工業行業深度治理是有效降低全社會污染排放、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保障,我們將分類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
第一個重點是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工作,目前,很多鋼鐵企業積極響應藍天保衛戰要求,已經在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鋼鐵行業深度治理將是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
第二是推進重點區域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通過加嚴排放限值,推動行業治污設施升級改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于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下一步將逐步擴展至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其他區域。
第三是推進VOCs治理。VOCs治理工作量大面廣,前面已經說了,排放標準將陸續發布,去年完成了2.8萬家治理工作,今年將繼續推進,既是為了解決臭氧問題,也是為了PM2.5。
行業深度治理不會鋪的面非常大,重點在重點區域抓好這些工作。
對于污染治理工程,包括VOC治理、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同等規模鋼鐵企業,有的花幾個億,有的僅幾千萬,治污工程的基礎硬件配置達不到要求,肯定會出現問題。
第一從大的方面來說,環保服務行業要解決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在同一個行業中,不能因為對環保投入高、運行好、環保成本高而不掙錢,而讓那些投入少運行差的企業多賺錢,首先要解決這個方面配置問題。
第二從市場角度來說,培養一批業績好、聲譽高、有治理能力一些治理公司,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機會,讓他們去把這個市場做大,培養國家級的大的環保治理公司,同時也是服務公司。
另外,我們要為企業做好服務,包括出臺技術指南、工程規范等。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將充分考慮現有技術可達性
新華社記者:近日《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了,之前督察回頭看的時候寧夏有一家制藥企業因為惡臭擾民的問題被公開通報。企業最后決定整體搬遷。
請問惡臭污染治理難度大不大?標準可行性怎么樣?
劉炳江:惡臭污染是典型的擾民污染,人民群眾投訴比較多。對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現在已經收到了一些反饋意見。你所提到的寧夏這家制藥企業就是典型的在原料藥制造發酵過程中有惡臭污染物排放,致使周邊群眾難以忍受。
目前我國惡臭污染物控制技術已取得顯著進步,已經從單一處理向多種技術組合式應用處理發展,惡臭氣體的去除率有較大提高,能夠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目前標準的修訂已充分考慮現有技術的可達性,是基于現實可達的,我們還會在充分聽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召開專家座談會,不斷完善惡臭標準。
進一步加大力度控制VOCs 推動改善PM2.5濃度同時把臭氧濃度降下來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近期美國哈佛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發布了一個聯合報告,提出臭氧上升跟PM2.5治理是有關聯的,請問您對此怎么看?
劉炳江:謝謝你的提問,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哈佛大學和南京工程學院聯合發表一篇論文,主要觀點是中國的PM2.5濃度下降40%以上,由此導致臭氧濃度上升。
我也問過國內專家,大家基本上贊同這個觀點,因為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臭氧的前體物主要是VOCs和氮氧化物,這兩種物質在強光照、高輻射,以及強氧化性的情況下容易生成臭氧,如果PM2.5濃度過高,光照和輻射就會減弱,不利于臭氧形成,反之,會導致臭氧濃度上升。
第二,PM2.5濃度降低,使得反應活性物質的吸附量減少了,導致大氣氧化性增加,有利于VOC和氮氧化物轉化成臭氧。
這個問題提醒我們在重視PM2.5的同時,還要協同治理臭氧。關于VOCs的排放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末端控制標準都會陸續出臺。因為VOCs既可能轉化成PM2.5,又是形成臭氧的前體物,控制它是一箭雙雕。
我們會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改善PM2.5濃度的同時把臭氧濃度降下來,謝謝你的提問。
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